圖為醫院便民新車庫。
秦楚網訊(十堰日報)記者 劉俊 見習記者 李炎芳 報道:場地明亮、標識顯眼,配有便捷的電梯以及免費的擺渡車,市民就診更加便捷。近日,記者來到位於茅箭區二堰街辦擂鼓台社區水雲間小區鄰近處的太和醫院新車庫,看到現場運行秩序合理,執勤人員調度有序,出入口處車輛均暢行無阻。
優化亮化擴增 破解停車難題
為民造福是太和醫院一以貫之的理念和宗旨,為民初心始終體現在醫院建設的方方面面,停車場擴增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來,隨着到院市民自駕數量的與日俱增,醫院早期規劃的停車位難以滿足其需求。基於此,醫院下大力氣對原有的停車場進行優化擴建,只為給市民提供更暢通、便利的就醫環境。”醫院保衞部主任羅俊波告訴記者。據介紹,太和醫院原有停車位1190個,分別位於濟世樓、濟康樓兩處。加上目前擴增的一處停車場,醫院總體停車位數量達到1630個。
民生工程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為了優化擴建好新場地,醫院在優化上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實施了“亮光”工程,在原有條件上重點增加了指引標識。其次,就是實施擴建工程,增添出入口,保證了新的停車位達到440個。
智慧化規範化運行 提高停車質效
停車不僅有現場安保人員作指引,還有信息指示牌作導航,能一步到位;車輛出入可掃碼完成,高效便捷。採訪當日,記者看到新運行的太和停車庫秩序井然、人車分流暢通無阻。
“除了增加車位、出入口實現有效分流,在建設方面,醫院還發揮信息化建設優勢,將車主停車找位、結算等細節作周全考慮,從而保證患者以最高的效率到醫院!”現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保障運行暢通,便捷羣眾停車是車庫建設的最終目的。為了提高市民就醫的效率,該院在建設時不僅在車位上方全部標有車位號,還增設了“紅綠燈”和二維碼。由此,車主在停車時能夠根據綠燈指引一步到位,降低了因尋找車位發生擦碰的機率。車主離場時,按照車位號,可以迅速找到車輛,並通過提前掃描繳費二維碼結算停車費用,無需在出口處排隊等候。
為使服務管理更規範,患者就醫體驗更滿意,醫院不僅在硬件上加大投入,也投入專業人力管理。運行期間,市太和醫院成立一支由21人組成的 “車輛秩序管理中隊”,主要負責車輛秩序疏導,車庫設施維修維護,開展巡邏並及時為患者提供幫助,接收回復患者的諮詢投訴等工作。所有隊員全部經過培訓考核上崗,定崗定責。
“市民可撥打服務熱線8801529,享受24小時的找車、救援等服務。”羅俊波告訴記者,後期工作隊還計劃增加四輛電動巡邏車,通過對停車場開展24小時不間斷巡邏,及時發現需要幫助的羣眾。
合理化便捷化保障方便停車市民
“從人民路上的入口到進車庫停好車只用3分鐘就夠了,再坐上擺渡車去醫院,回來也能享受,簡直太便捷了!”談及停車體驗,市民李女士讚不絕口。
停車場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方便廣大市民,醫院專門增加了便民擺渡車,通過不間斷循環往返於停車場和婦產中心門診,縮短就診距離。市民只要招手就能上車,乘車費用全免。
記者瞭解到,醫院對停車收費作了調整:市民在室外停車場停車不超過30分鐘可享受免費惠民政策,超時則嚴格按照市物價局規定收費標準執行。在地下停車場停車,通過綁定就診ID號,門診患者可在4小時內免費停放,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間停車免費。
“來自醫院後台的大數據顯示,醫院每日高峯期車輛全部停完,還可剩餘300來個車位,需開車就醫的市民,可以放心出行!”停車場的工作人員説。